OID搜索 OID百科 OID注册
一、认识OID
1.OID的定义


      OID(Object Identifier 对象标识符),是由国际三大标准组织ISO、IEC、ITU向全球颁布并供各国共同遵守的物品身份标识标准体系,现已被208个国家和地区采用。OID作为全球新物联通识标准,也可以说是物联网的根,是物联网的元标识,即物品标识中的标识。

      三大国际组织给各国分配了号码段,用这个号码段可以给每个物品赋予全球唯一、无歧义的身份识别代码,可以简单理解为给万事万物赋予的“数字身份证”;从而实现对所有物品的有效管理,万物互联终于成为可能。

      例如1.2.156是分配给中国的号段,在中国境内对1.2.156再分配,例如1.2.156.30006(中国·非遗),非遗有了这个号段后,其他行业或企业就不可以再用这个号段了。

2.OID在未来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物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未来人类社会离不开物联网,国家已把物联网建设列入十四五战略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把物联网建设列入其中,因为OID是物品的身份证,是国际三大组织确认的进入物联网世界的通行证,是打开物联网大门的钥匙,假若物品没有统一特性的OID,物联网里就找不到它,它也无法通过传感器、通讯信道、网络与其它物品互联,也就不能给人类带来生活的便利、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这个角度看,OID在未来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是何等的不可或缺。

3.OID为什么被称为元标识?


      物联网的标识有很多种,包括应用标识、载体标识以及网络标识,我们常见的 IC 卡、二维码、RFID 及传感器都可归为载体标识。当需要用到不同体系下的标识符时,如何处理不同标识符之间的兼容性等问题呢?这个时候,三大国际组织就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即推荐 OID 作为元标识。国家信息安全专家沈昌祥院士认为,在目前所有的物联网标识体系中,只有OID是有法律依据的。 

      三大国际组织据此给各国分配了号码段,用这个号码段可以给每个物品赋予全球唯一、无歧义的身份识别代码,从而实现对所有物品的有效管理,万物互联终于成为可能。例如1.2.156 是分配给中国的号段,在中国境内对1.2.156 再分配,如 1.2.156.30006(中国.非遗),非遗有了这个号段后,其他行业或企业就不可以再用这个号段了。 物联网 OID 并非只有数字形式,为了在应用中好记易记,用文字、字母也一样可以,但前提是数字与文字、字母形式的 OID要一一对应解析。

      物品身份标识统一后首先是可以组成网络了,组成网络才能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工作效能。以消防监管为例,一个城市消防监控点几十万、上百万个,当某个监控点仅仅达到消防临界点时,以往我们是无法判断在哪个监控点出现了闪弧、冒烟这些消防临界状况的,但若监控点、开关、传感器采用OID 标识后,监控平台会实时接收到来自消防网络的各种监测数据,它就可以准确判断哪个监控点出现消防预警信号,从而快速组织人员准确地到达发出预警信号的监控点进行检查、扑灭和修复,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个城市消防监控点可以实现联网监控,那么一个国家的消防监控点是否也可以实现联网监控呢?答案是可以的。其次任何物品赋予全球统一标准的 OID 标识后,物品的身份不仅在一个地区,一个省可以识别,在另一个地区、另一个省也要可以识别;不仅在一个国家可以识别,在另一个国家也要可以识别,这样才能确保任何一个物品在浩如烟海的环境中无论其身处何处都可以瞬间被识别、被找到。譬如美国无人驾驶汽车出口到中国,如果汽车采用的是美国的 GS1 标准,而中国所有与无人驾驶汽车有关联的东西采用的标准是 OID,那么美国无人驾驶汽车就不能被识别,也就无法行驶。再次各国采用统一标准的OID标识后,在 OID 基础体系上开发的自有知识产权的物品身份识别体系才能与国际无缝对接,实现互联互通,才能使这种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解析的系统更大地增加物联网 OID 的安全性。正如不同方言区的人采用统一标准的普通话后才能实现无障碍沟通,表达才能避免歧义一样。

      要构成这些不同身份物品的万物互联,唯有具备极强兼容性的编码体系才能把各种复杂编码体系兼容起来实现万物互联,作为物联网元标识的 OID 正好具备这种强大的兼容性。例如茅台酒采用的是自定义标识的编码体系,五粮液采用的是也是自定义标识的编码体系,两者是无法相互兼容的,信息孤岛就自然形成了,相互之间就无法互联互通,这会给监管者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若是采用全球通用标准的OID,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就特性而言,OID 又似电话区号。

4. OID究竟长得什么样呢?

OID长什么样子.jpg

      如上所示数字OID:1.2.156.40000.350006.888.38

      解释下:1.2.是国际标准组织代码;156.是国际标准组织分配给中国的代码;

      40000.来自于国家OID注册中心分配的代码;350006代表龙驹企业,888.38来自于企业自定义产品分类。含义表示:国家权威认定的中国境内龙驹企业XX酒38度。

      又例如数字OID:1.2.156.30006.32.220.6.46

      中文OID:中国.非遗.剪纸.山水.小版.46

      使用过程中一般只用OID前段,后边每个产品地址由传感设备识别。作为全球标准,无论在什么国家都可以被识别。

      每节十进制地址间以“.”分隔,段内从0开始不限长度,对节点数也不限制以便灵活应用。


5.OID体系应具备的3大要素?


      (1)OID体系应具备为各类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对象(包括实体对象和虚拟对象)进行全球唯一标识管理的能力。

      (2)OID体系应能够提供各类规范的API接口和应用服务,兼容现有的云服务平台,支持各类平台之间的融合互通。

      (3)OID体系应由我国自主研发、自主维护管理,这不仅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同时也是国际战略的一部分。


二、OID技术与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
1.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既是网络与物品与企业与人与万物互联,更是信息技术业务和应用。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2.物联网有什么用?


      物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带给人类尽善尽美的便利,一个国际统一的物联网标准会促使物联网爆发式增长,当上百万亿级的物品联成一张网,产生的物联网大数据应用将会无法想象。

      在公共场合,每时每刻,无数的“物”都在交换着数据不间断地“提醒”着和记录着。

      在家里,各种电器小到开关插头、大到电视洗衣机都会相互沟通,自动准备好你和家人的生活所需。

      在路上,无人驾驶会成为常态,你可以腾出手来收发邮件、打电话,汽车会自行送你到达目的地。

      在办公室,电话会议已经过时,手机会自动显示你需要联系的人的全息影像;咖啡机会提示你,咖啡豆快没了;冰箱会告诉你,牛奶和酸奶快过期了。

      在仓库,货品入库出库自动记录,库存盘点一键完成。

      回家路上,腾空了的厨房冰箱会自动订购所需肉蛋蔬果,并通知你直接到超市付款取货。


3.物联网是万物互联的网络

 

     在这个巨大的网络里物品如果没有符合规则的身份识别代码,是无法与其他物品发生交互的,而OID是国际三大组织确定的物联网元标识,物品被赋予OID后,相当于领到了在物联网世界的通行证,有了与其他有OID标识的物品发生交互的权利和便利。

4.物联网依靠什么来实现互联?


      为了让各“局域物联网”乃至单个物品都能互联互通起来,就需要一种能够兼容各种编码和标准协议的,并且能跟互联网无缝结合的超级协议来统一网络,科学家们就研发了一种叫开放对象标识符的标识即OID。这是一个供全球共同遵守的协议标准规则和编码方式,由ISO(国际标准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和IEC(国家电工组织)共同颁布并付诸实施,目前被全球208个国家和地区所釆用。

5.物联网OID与互联网域名的区别?


      (1)主导机构不同  

        物联网OID是以全球共同参与的国际标准组织统一分配。各国管理自己境内部分,各国之间又可以互通。安全机制比互联网域名更高,既有高度自治又有全球互通。中国是整个体系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应用者。

      (2)表现形式不同  

        物联网OID节点和长度不受限制,理论上讲可以定义到大海里的每一粒沙子。

      (3)终端不同  

        物联网OID给物品终端定义(无论是实物还是虚拟),互联网域名是给计算机终端定义。


6.OID与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有什么关系?


      物联网是大概念,OID、区块链、大数据都是小概念,OID、区块链、大数据与物联网都有莫大的关系,OID是物品身份标识,与物联网是一种依存关系,有物联网,OID才有存在的必要。前述说过OID是物品的身份标识,那么作为制造物品的企业要让物品有身份标识,首先企业自身就必须先取得物联网的身份标识即OID,在具体操作上叫注册OID,既然注册了OID,就需要一套系统及方法去解析OID。这就是所谓OID技术与物联网的关系。OID运用物联网技术连接全域各方面。

7.OID如何标识,溯源,防伪?


      OID体系对产业链结构的重塑是非常明显的,改变了传统产业大多数遵循“上游-中游-下游”的线性的长价值链条;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可以真实将用户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反馈到上游,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技术应用上分四个层面:

      (1)感知层:数据采集(产生管理数据、生产数据、流入流出数据等等);

      (2)通讯层:数据上传(实时记录);

      (3)存储层:数据云端存储;

      (4)应用层:各种应用(出现销售量数据、市场偏好数据、消费行为数据等等)。

从中可以看出,OID只要有应用,必然就会形成大数据,从物品生产数据、流通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行为、偏好数据,都会进入存储层(公共云、私域云等各种云),形成海量数据,所以通过OID应用会产生各种大数据,没有OID应用,就没有精确的物联网社会下的大数据,当然大数据也离不开物联网各种业态的普及。OID使任何原始记录数据无法篡改,这对产品的防伪溯源是有优势的,同时OID集聚的数据不仅不能公开,而且还要高度保密,这与区块链有明显区别,OID更侧重于整体的监管需求。

三、中英文OID应用的意义
1.应用中英文OID有什么意义?

      

      物联网中、英文OID形式除了为达到人与物交互的方便,还有另一层重大意义:如果只采用数字解析,这串数字背后代表的属性和含义将具有不确定性,比如在防伪追溯中,数字代码之外所有物品的基本信息实际上由物品拥有者自己的服务器提供,那么改变服务器数据存储的信息就能改变物品,而采用逐节点加密传输解析的OID在物品属性方面就通过全球解析网络进行了确定。关于这点,凡是接到通过VOIP实现的骚扰电话都会有记忆,在网络世界里一串IP电话号码会骚扰每一部电话机,甚至沦为非法组织宣传的工具。因此北京鑫通运科信息技术公司和深圳中科物联网创新技术公司的物联网OID解析系统采用同时支持数字、中、英文形式,并建立每级DNS之间的加密鉴权正是物联网安全保证的重要一步。

2.数字OID和中英文OID有什么关系?


      数字OID是自动生成的,不强调中文OID注册后的独持性、唯一性,不利于OID的推广应用。企业注册了中文OID,这个中文OID就归企业所有,别的企业就不能注册同名中文OID,如果是数字OID,虽然也是不能重名,但企业是没有感觉到独特性、唯一性的。所以,让企业注册中文OID并缴交服务费是更加有利的。

3.如何辨别真伪?


      出现同样编码的产品是指变量二维码被复制,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判断真伪了,真品有相应数据呈现,伪品会弹出“非本系统产品”。

4.如何溯源?


      OID技术是可溯源可定位的,赋码产品不管流通到哪里,扫一扫就知道它在哪里了,为什么说可防窜货呢?就是生产企业对每件产品的数据是掌握的,知道每件(批)产品该去哪里,如果销售端入库时反映出换了地方或抽查时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就能证明窜货了。

5.为什么要注册OID?


      (1)解决企业“两信”问题

        OID是用国家信用做背书,产品赋 OID码后,是以国家名义证明产品是真品,从而提升企业信用和产品信誉,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

      (2)OID通过交易价值可期

        OID进入二级市场交易未来可期,企业一旦成长为有较高品牌价值的实体,如果 OID不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话,有可能要为这个独特资产付出巨大代价或者白白流失一笔巨大财富。 

      (3)成为企业独特资产

        OID具有唯一、无歧义的特性,企业 注册OID后,其他企业就不 能重名注册了,这个OID将成为企业独特的资产,并随着企业无形资产的积累而得到价值不断提升。

      (4)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物联网、数字经济是未来影响每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OID是否要注册,考验着每个企业家的智慧和长远战略。


6.OID对企业的作用

      

      可以为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监控、营销推广带来极大便利而且精准到位,可以让自己的产品无论身处全球何地都可以进行物品身份确认以及数据交换。

7.OID注册流程


      (1)关注“OID服务平台”公众号

      (2)按照要求填写资料并提交、交费

      (3)完成审核,进行公示、授牌

      

      具体操作流程:http://www.oidworld.com/index/show/119


8.采用OID标识身份后为什么能实现有效管理?


      因为统一物品身份标识后首先是可以组成网络了,组成网络才能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工作效能。物联网OID不仅仅是为防伪溯源服务的,确定OID为全球物品统一标识的初衷是为了更有效率的管理。

      以消防监管为例,一个城市消防监控点几十万、上百万个,当某个监控点仅仅达到消防临界点时,以往是无法判断在哪个监控点出现闪弧、冒烟这些消防临界状况的,但若监控点、开关、传感器有OID标识后,监控平台会实时接收到来自消防网络的各种监测数据,就可以准确判断哪个监控点出现消防预警信号,从而快速组织人员准确地到达发出预警信号的监控点进行检查、扑灭和修复,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个城市消防监控点可以实现联网监控,那么一个国家的消防监控点是否也可以实现联网监控呢?答案是可以的。其次任何物品赋予全球统一标准的OID标识后,物品的身份不仅在一个地区,一个省可以识别,在另一个地区、另一个省也要可以识别;不仅在一个国家可以识别,在另一个国家也要可以识别,这样才能确保任何一个物品在浩如烟海的环境中无论其身居何处都可以瞬间被识别、被找到。再次各国采用统一标准的OID标识后,在OID基础体系上开发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品身份识别体系才能与国际无缝对接,实现互联互通,才能使这种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解析的系统更大地增加物联网OID的安全性。正如不同方言区的人采用统一标准的普通话后才能实现无障碍沟通,表达才能避免歧义一样。


四、OID与其他标识系统
1.OID在防伪溯源上与其他标识系统的区别


      (1)公信力不同

        OID是具有法律依据的国家、国际标准,可溯源到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流转去向,它代表国家赋予产品身份标识,并以国家的名义证明它就是它,具有天然的无可争辩的权威性,正如人的身份标识因国家公安部的背书而具最高权威一样,身份证可以证明这个人就是这个人,同理有了国家信用背书的产品必定让人对产品产生信任。如果产品用企业自定义的身份标识,那么自证是没有公信力和说服力的,可归类为典型的王婆卖瓜。

      (2)标准等级不同

        OID是世界通用标准,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可打通所有的信息孤岛,可以似电话区号一样将在信息孤岛中的物品标识代码前作为编码前缀,从而实现两物品之间的交互,对外向型生产企业来说影响尤其大。

      (3)唯一性的差别

        物联网需要全球物品能互联互通,进入物联网的每个物品标识必须是唯一的,OID在世界三大标准组织的规则下呈树状结构来进行管理和维护,所以标识任何物品可以做到全球唯一。

2.OID与条形码、EPC的区别


      条形码不仅不能表达每一个商品,也不是一种联网体系,更不能构成全球网络。条形码仅仅作为商品分类、统计之用;EPC等编码是其他商业机构制定的一种商品编码,不是一种全球联网体系,最多只能局部联网使用;物联网OID(地址)是物品联网机制和一种架构,OID既可以用来做商品编码,也可以用来为虚拟物品赋予标识,譬如电脑里的电子文档。OID是天然的可以适应各种编码体系的元标识,只有这种元标识才能兼容联结现在已经用了几十年的不同编码体系。

3.GS1、Handle及Ecode标识体系的现状及趋势如何?


      物联网OID是ISO、IEC和ITU等国际机构联合推动的全球化标识体系,已覆盖全球208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应用在计算机、移动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等技术领域以及全球地理设施、人、物品、物流、交通、金融等领域,由国际机构联合研制并颁布了30余项国际标准。

      针对物联网OID的命名规则、分配方案、传输编码、解析管理体系等内容进行规范,实现正式、无歧义和精确的唯一标识机制来标识不同对象,是开放的,在遵从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各国自主研制开发相关的技术。比如韩国的Mcode、日本的UID、美国GS1等组织在保持相应技术独立性的同时,均纳入到了物联网OID标识体系中。

OID体系常见问题答疑
回到顶部
电话咨询
4006-519-313
微信客服
商务合作
客户服务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关闭 提交
在线留言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
恭喜您
申请代理 提交成功
工作人员会在3个工作内回复您!
您也可以电话或者微信咨询进度。
电话咨询
4006-519-313
(9:30 - 18:00)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客户服务